您现在的位置是 : 首页  >  行业聚焦  > 正文

观热点:金融圈“好学生心态”滥竽充数

日期:2023-05-26 19:17:56 来源:毯叔盘钱

重要通知


(相关资料图)

各位朋友,我在知识星球开辟了一个更加私密的 金融读者社区 —— 「毯叔金融密友圈」

在这个星球,我会把不方便发在公众号等平台的 金融圈内幕 和 独家秘闻 发在这里;也会把自己金融从业15年的 职场经验 和 金融干货 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;我还会不定期邀请 金融大咖 给大家分享,各种实用 金融资源 随时发放。

一句话,这里主打的就是外面 “有钱买不到” 系列,成为星球成员你将拥有 8大核心权益 ,每一项都是我的承诺。

欢迎你扫码加入,和我一起在金融圈同频共振,进阶成长!

前几天下班,我正要走出办公室,发现我们team一个入职不久的新同学坐在角落愁眉苦脸,一副要哭的沮丧表情。

停下来问了半天,才知道原来是被team的小领导批评了,正在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呢。

我安慰了他半天,告诉他这都是职场常事,要提升业务能力,也要提升心理素质。

但小同学还是有点心态崩溃,觉得自己一无是处。

图源:网络

哎,看到他戚戚然的样子,我突然想起最近在豆瓣上看到的一个热词 “好学生心态受害者” 。

一比对才发现,我身边很多年轻的同事,包括金融圈里的同业,甚至曾经的我自己,都或多或少是这种好学生心态的受害者。

首先得承认,在金融圈里从来最不缺的,就是好学生。

因为众所周知,金融圈是一个有学历门槛的圈子,这些年这种趋势更是愈演愈烈,在我之前写的《 金融圈现在不欢迎本科生 》一文里已经很明确地告诉大家,现在以本科学历,进入金融圈的核心部门核心岗位基本是天方夜谭。

就拿我所在的证券行业来说,10多年前我入职时,985大学金融本科生是门槛,但这些年这个门槛越抬越高,基本国内要清北复交,国外要常青藤名校研究生甚至博士生,还得有匹配的实习+优质的综合素质,才能勉强进门。

所以现在金融行业里的年轻人,不仅是好学生,简直都是国内应试教育下打败千军万马的优胜者。

金融圈愿意招这些好学生,不仅因为金融行业作为高端服务业,要在客户面前展现全方位的专业和逼格。

还有一点没人说,因为经事实验证,好学生往往更听话,更容易被操控驯化,也更能够去接受社会上一些哪怕并没有道理的规则。

图源:网络

具体表现在哪里?

首先就是,好学生总是习惯性努力,不问原因。

在金融圈的表现就是,各种卷,不停地卷。为了获得领导的认可,会高度服从领导指派的一切任务,即便不吃晚饭、加班、熬通宵,也要赶在deadline之前把任务搞定。

至于做的对不对,值不值得做,这些都不重要,最重要的事,就是要指哪打哪,成为领导最好用的工具人。

不仅如此,他们还极其遵守规则。

比如,答应的事一定要完成,事事有交代,从不迟到早退,有请假羞耻,只要公司设定了kpi,okr,不管多难达成,都会拼了命去完成,完不成甚至会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。

这是因为什么?因为很多好学生从小到大已经习惯了持续从外部获得认可,不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或者失望,为此甚至宁愿去讨好和取悦别人。

心理学家爱德华·L·德西曾在《内在动机》一书里,通过30多年128项实验研究,得出一个结论——人的动机分两种:

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。

那些受内在动机驱动的人,才是自己人生的主人,他们做事是出于自己内在的感受,首要考虑的是“我想要”,感受到的是动力;

而受外在动机驱动的人,则会成为外部因素的奴隶,他们做事是受义务、恐惧、奖赏、惩罚、最后期限、他人认可等外部力量激发,考虑的是“我应该”,感受到的是压力。

我问过周围很多金融圈的同事,这些所谓的好学生,你真的爱学习么?

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“不”,他们之所以能够持续取得好成绩,一步步攀高,很多是因为外部的刺激,比如老师的奖励,父母的惩罚,但说到底,都是功利性的短期目标,很多人,自己根本找不到学习的价值感和意义感在哪里 。

而另外一方面,有一点我们也得搞明白,领导爱招好学生,不等于好学生更容易得到提拔与赏识。

好学生信任规则,相信努力,觉得只要自己一直在努力,领导就会看到自己,机遇就会来到自己身边。

可真实的社会从来不是这么运行的,很多时候,你越努力,越会发现,自己不过被当成了一头生产队的驴,成为了领导手中最好捏的软柿子。

遗憾的是,好学生大多意识不到这点,越想要越得不到认可的时候,他们的第一感受甚至不是愤怒,而是自我怀疑:

是不是我太差了?

是不是我能力不行?

我究竟怎样才能得到重视?

狡猾的老板们就善于拿捏这些不断寻求外界认可的好学生的心,给个巴掌赏颗枣,随便PUA一下,就能让其拼命卖命还不敢挑理。

图源:网络

还要提一点,也是好学生的常见陷阱,因为一直在一个狭隘的评价尺度中生活,所以他们总是被短期诱惑驱动,做出局部最优的选择,这种选择往往能让他快速得到回报,却很难持续受益。

所以我发现,毕业10多年,20多年后,上学时学习成绩年级前10%的同学,基本都在用各种方式打工;而所有企事业单位老总、自己创业当老板的同学,成绩基本都不在班级前50%。

这是因为什么?

因为好学生总是机会太多,要的太多,而且很容易陷入一种单向度的评价体系中,对攀比分数、工资、公司评级等。反正也总能得到正反馈,更让他们觉得这些选择都是正确的。

反观那些学习成绩没那么好的人,可能很早就探索出了多向度评价体系,让自己获得足够多的正反馈,也可以活得更自在和自我一些。

时间一长,反而接受了时间的馈赠,收获了红利。

为什么我们身边,尤其是金融圈这种高门槛的职业环境里,有这么多好学生?

因为我们这代人,甚至下一代,很多人都是在一个「乖乖就好」的环境下被养大的。

在我们小时候,「听话」是一个被嘉奖的美德。

我们会因为听话得到父母的疼爱,亲朋的赞许和老师的表扬。这种「驯养」模式造就了当年大多数小孩「以乖为荣」的心态,慢慢就失去了自己的判断,也就是外国人常说的批判性思维。

图源:网络

我自己其实也是这样一个典型的「乖孩子」,从小听父母的话、学习努力,每门功课都争取考第一,还被父母逼着学了钢琴,也考了级。

一直到上大学第一次离开家乡,我才开始真正体会到自我,体会到需求,失去了父母和老师的督促,我再也找不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了,也彻底失去了方向感。

所以我整个大学时期是非常摆烂和叛逆的,打篮球、玩音乐、谈恋爱,反正就是不学习。

一直到读研后甚至工作多年,我通过不断读书,不断和周围优秀的人交流,不断去内化自己内心的感受,才逐渐找到自己内心的标杆,终于活的不拧巴了。

具体表现就是,做事不再患得患失,不再在意别人的看法和刻意讨好别人,有自己内心所坚持的东西,就算一时得不到也不会自我怀疑。

这个过程非常漫长,经历了十多年,可以说直到现在,我还在这条路上不断探索,不断优化,也不断告诫自己,远离好学生的诅咒,做一个混不吝的人。

所以说实话,看到身边圈子里,如今这么多好学生,我的心态真的有些矛盾。

从领导的角度去考虑,谁招人不愿意招好学生呢,容易摆布容易操纵,也容易被PUA,用一句话总结叫“好管理”,毕竟谁都不想天天被刺头影响情绪。

但从一个经历过这种漫长心理成长过程的过来人角度去考虑,还是希望更多好学生能及早醒悟及早调整。

心智成熟之路从来都是一条「少有人走的路」,但也是我们必须要走的路。

只有走上这条路,你才能把自己从被别人操纵的情绪中拉出来,回归到自我的判断和认知中,也才能够在事业上有所突破,创造价值。

图源:网络

具体怎么做?和大家分享几个我试过效果还不错的办法:

第一,在心理上彻底断奶

不再强迫自己延续好学生,乖孩子的基因,适当去叛逆一回,感受下不同的感受。然后你就会发现,你更自由了,也更自洽了。

这个世界没人要求你从不犯错,只要你自己放过自己。

第二,地理上与父母保持距离

如果成年之后还在父母的生活半径里生活工作,甚至住在一个屋檐下,你是很难改变好学生的命运的。因为你们都习惯了固有的思维模式,无论多大,你都是他们的乖孩子,用他们的标准在生活。 所以哪怕很难,你也要开始自己的独立生活,真正作为自我去生活。

图源:网络

第三,重大决定自己做,并且为自己的一切决定负全责。

独立的勇气只有通过独立的决定和独立的行为才能培养出来。

哪怕做错了,也有调整的空间,不用追求试试都对。

第四,直接去反驳你认为错的想法,大胆说不,哪怕他是领导是权威。

相信我,这在很多时候非但不会让领导不爽,反而会让他对你刮目相看,甚至心生忌惮,知道不能随便去PUA你,给你更多机会和空间。

图源:网络

最后一点,还是要多读书,多与身边心智成熟的人交流,通过这些外部的人与事不断提升认知,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。

有句话说得好,看见了就不能当做没看见,你只有先看见问题,才是一切改变的开始,也是治愈的开始。

希望金融圈里孤军奋战的好学生,都能够尽快改变,挣脱出自己的桎梏,找到自我,找到价值,找到内心丰盈的基点。

因为我们的人生从来是不是轨道,而是旷野。

我们也必须改变,因为你不变,你的孩子只会继续重复你的老路,继续当一个没有灵魂的好学生……

*全文完,感谢你的耐心阅读。微信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,如果你还想看到我的文章,请一定给本文“点赞”、“在看”、“分享” 三连,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微信里。

来【毯叔金融密友圈】知识星球,你可以获得什么?

标签:

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