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 : 首页  >  行业聚焦  > 正文

积极推动云南“双碳”经济转型-天天视点

日期:2023-05-15 10:01:22 来源:云南网


(资料图)

双碳”经济以实现国家“双碳”战略目标为导向,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,以高质量发展为要求,以绿色低碳技术为支撑,是低碳经济的升级版,正在成为重塑全国经济竞争新格局的强大力量,有望成为部分省份换道超车的战略机遇。云南是绿色资源大省、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,具备推动“双碳”经济转型发展的基础和条件。

云南发展“双碳”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

基础不够实。云南非金属矿物制品业、黑色金属冶金业等6大主业不仅是云南工业发展的主力军,也是碳排放的主力军(约占全省碳排放总量的81.47%)。这使得云南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降碳形成了较为严重的路径依赖,不利于“双碳”经济发展。

动力不够足。一方面,政府碳排放“双控”尚未形成硬约束,企业主动和被动实施绿色低碳转型的动力不足,“双碳”经济的需求尚未释放。另一方面,国内碳交易仍以碳排放配额交易为主,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机制下项目产生的“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(CCER)”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要补充,该项工作自2017年暂停以来尚未重启,工作暂停前云南省仅有26个项目获得减排量备案。

项目不够优。当前,云南林业碳汇项目普遍表现为数量少、周期长、流程多、收益低、不稳定等特点,导致落地艰难。目前尚未完全掌握我省各重点领域的减排潜力,又缺乏科学整体的开发规划,缺少专业的咨询服务机构等问题。林业碳汇项目受方法学制约严重,项目土地须是2005年2月16日以来的无林地,我省符合要求的土地较少,或属于极困难造林地。

政策不够准。云南尚未针对制约节能减排降碳的“卡脖子”问题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,例如,绿色硅铝项目的落地导致用电需求激增,可再生能源电力建设滞后于项目用电需求增长,电力供需失衡、绿色电价竞争力弱、能耗“双控”约束导致项目缺少用能指标未能投产等,2021年全省电解铝产能利用率不足50%,严重制约我省工业经济发展。类似问题也可能导致云南在全国新一轮低碳经济竞争中落伍。

清洁能源价值未能得到充分体现。一是我省水电上网电价偏低,目前云南水电平均上网电价约为0.198元/千瓦时,低于全国平均水平,水电未能享受风光新能源电价优惠及其他相关支撑政策,目前电价调整机制未能体现日益凸显的水电资源稀缺属性。二是外送水电的碳减排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,截至2020年6月,云南西电东送电量已累计突破1万亿千瓦时,据测算,相当于为受电地区减少标煤消耗2.9亿吨、减排二氧化碳7.7亿吨,但这些减排效益未能以经济效益体现或抵扣我省能耗总量、碳排放量等。

云南推动“双碳”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

“双碳”经济对云南来说,是一个非常好的战略机遇,必须要提出大思路、推动大落实、实现大成效。一是强化顶层设计。要研究出台云南“双碳”经济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,精准解决“卡脖子”问题,率先建立碳排放“双控”机制,努力打造成为“双碳”经济强省。二是完善“双碳”市场体系。学习借鉴海南经验,申建云南国际碳交易中心。以林业碳汇为重点,构建林业碳汇产权机制、利益归属、供求机制、价格机制、风险机制、融资机制。探索开发跨境碳金融产品,打造面向全国和南亚东南亚的林业碳汇市场。三是培育“双碳”特色产业。继续发挥可再生能源优势,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。因地制宜发展风电、光伏发电项目,进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力。大力发展氢能产业,加快发展地下储能固碳产业等。四是强化优质项目储备。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全省林业碳汇储量、造林成本等数据库,逐级分解落实减排指标,增加林业碳汇有效需求,合理规划布局全省林业碳汇项目。五是争取政策认可。积极争取国家对云南水电外送碳汇贡献的认可。六是搭建“双碳”大数据中心。建议由云南数字经济局牵头,打造云南“双碳”大数据中心。通过对全省能源网络进行实时监测、核算和控制,推动绿色能源与传统化石能源在生产、储运和利用等板块互补。打造重点行业“双碳”公共服务平台,建立重点工业产品碳排放基础数据库,建立云南省的碳资产开发管理平台等。七是开展“双碳”经济示范。建议省发改委、省工信厅和省生态环境厅合作,围绕“双碳”经济发展,在全省开展示范引领。创建10个“双碳”技术开发区,围绕低碳技术开发与转化进行示范。八是推动“双碳”国际贸易。积极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宣传我国推行“双碳”目标为地区带来的巨大机遇。推动中国(云南)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碳汇资源跨境交易机制。推动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绿色金融合作,探索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高水平绿色贸易联盟。九是提高认识加强动员。建议由省生态环境厅牵头,广泛动员各级党委、政府,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积极行动,顺势在云南来一场绿色低碳观念的大变革,掀起“双碳”经济强省建设的热潮。

标签:

推荐